長豆角最晚幾月份種
時間:2025-09-19 13:13:00 來源:說植物網
長豆角(豇豆)生長周期短、適應性強,從春到秋可多季種植,不少種植戶想通過晚播延長收獲期,卻擔心播種太晚,低溫霜凍會影響結莢。其實長豆角最晚種植時間并非固定,核心是保證播種后有90-100天的適宜生長期(溫度15-30℃),需結合地域氣候、品種特性調整,下面詳細說明不同地區(qū)的最晚播種時間及注意事項。
長豆角最晚種植時間,按地域劃分
南方溫暖地區(qū)(華南、西南):最晚9-10月播種
廣東、廣西、云南、福建等地,秋季降溫慢,10月平均氣溫仍在20℃以上,11月下旬才可能出現(xiàn)低溫(低于15℃),適合選擇中早熟品種(如“之豇28-2”“粵豇3號”,生長周期80-90天),最晚9-10月播種,12月前后可收獲;若采用大棚種植(保溫防寒),最晚可推遲至11月初,利用大棚維持溫度,確保結莢期不受凍。
長江流域(華東、華中):最晚7-8月播種
江蘇、浙江、湖南、湖北等地,秋季降溫較快,9月下旬氣溫開始低于20℃,10月底可能出現(xiàn)霜凍,需選早熟品種(如“早豇4號”“揚豇40”,生長周期70-80天),最晚7-8月播種,10月中下旬收獲結束;若8月下旬后播種,生長期后期溫度過低,會導致開花少、結莢慢,產量大幅下降,不建議晚于8月中旬。
北方寒冷地區(qū)(華北、東北):最晚6-7月播種
北京、河北、山東、東北等地,夏季短、冬季來得早,8月下旬氣溫就可能低于15℃,9月中下旬易出現(xiàn)霜凍,長豆角只能種1季(春播)或早秋播,最晚6-7月播種,選擇極早熟品種(如“青豇90”“遼豇1號”,生長周期65-75天),9月上旬前收獲完畢;若7月下旬后播種,幼苗可能未結莢就遭遇霜凍,基本無收獲,需嚴格控制在7月中旬前完成播種。
品種選擇:晚播優(yōu)先選早熟、耐寒品種
晚播長豆角需避開晚熟品種(生長周期100天以上),優(yōu)先選中早熟、耐寒性稍強的品種,這類品種能在較短時間內完成生長、結莢,且對低溫的耐受度更高(可短暫耐受10℃左右低溫);同時避免選擇爬藤型長豆角(需搭架,生長周期稍長),可選矮生型(無需搭架,生長周期短5-10天),如“矮腳豇豆”,更適合晚播。
晚播長豆角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提高產量?
關鍵是“促生長、防低溫”:一是播種后覆蓋地膜,提高地溫(促進發(fā)芽),出苗后及時揭膜,避免高溫燒苗;二是苗期施速效氮肥(如稀釋的尿素溶液),促進枝葉生長,開花結莢期噴施磷酸二氫鉀(0.3%濃度),提高結莢率;三是北方地區(qū)晚播(7月),9月上旬后若遇降溫,可搭建小拱棚(覆蓋塑料膜),夜間保溫,白天通風,延長生長期;四是及時采收,嫩莢長到20-30厘米時立即采收,避免消耗養(yǎng)分,促進后續(xù)結莢。
長豆角播種后多久能收獲?
長豆角從播種到收獲,早熟品種需65-75天,中熟品種80-90天,晚熟品種100天以上。早播(南方3-4月、北方4-5月)的長豆角,5-6月收獲,收獲期持續(xù)30-40天;晚播的收獲時間隨播種期推遲而延后,如南方9月播種,12月收獲;長江流域7月播種,10月收獲;北方6月播種,9月收獲。晚播與早播的收獲時間差約2-4個月,但晚播的收獲期會縮短(低溫導致生長慢),一般僅20-30天,產量比早播低20%-30%。
相關文章
-
蘆筍8月份可以播種嗎
蘆筍是多年生宿根蔬菜,因生長周期長,播種時間對后續(xù)長勢影響較大。8月份正值夏末,部分地區(qū)仍有高溫,不少種植者糾結此時能否播種蘆筍——既想利用剩余生長季培育幼苗,又怕高溫導致種子不發(fā)芽、幼苗枯萎。其實蘆筍8月份播種需結合地域氣候和養(yǎng)護措施判斷,掌握適配方法可提高成功率,下面詳細解析具體情況。
2025-09-24 -
秋黃瓜的最佳種植時間
秋黃瓜是夏季播種、秋季采收的黃瓜品種,既能避開夏季高溫多雨導致的病蟲害高發(fā)期,又能在秋季蔬菜供應淡季上市,深受種植戶和消費者喜愛。但秋黃瓜生長周期短,對溫度敏感,種植時間過早易遇高溫干旱,過晚則會因低溫影響結果,掌握最佳種植時間是種好秋黃瓜的關鍵,下面詳細介紹不同地區(qū)的種植時間及要點。
2025-09-23 -
黃秋葵什么季節(jié)種植
黃秋葵(又稱羊角豆)是夏季常見的營養(yǎng)蔬菜,富含黏液蛋白和維生素,既可清炒也可涼拌,深受家庭喜愛。但它喜溫暖、怕霜凍,種植季節(jié)對產量和品質影響很大,很多人不清楚“什么季節(jié)種最合適”。其實黃秋葵種植季節(jié)需結合地域氣候調整,核心是避開低溫,保證生長期有充足熱量,下面詳細說明不同地區(qū)的種植時間及要點。
2025-09-23 -
鳳梨種植時間和方法
鳳梨(俗稱菠蘿)是熱帶、亞熱帶常見水果,不僅可食用,其葉片翠綠、果實艷麗,也適合作為庭院或陽臺觀賞植物。但很多種植者對鳳梨的生長習性不了解,選錯種植時間或用錯方法,導致幼苗難存活、遲遲不結果。掌握鳳梨的適宜種植時間和關鍵種植技巧,才能提高成功率,下面詳細介紹具體要點。
2025-09-22 -
辣蘿卜種植時間和方法
辣蘿卜是蘿卜的特色品種,肉質根緊實、辣味濃郁,適合制作泡菜、腌蘿卜,也可鮮炒食用,在我國南北多地均有種植。但辣蘿卜對溫度較敏感,種植時間不當易導致糠心、分叉,種植方法不當則會影響產量。掌握科學的種植時間和方法,才能種出優(yōu)質高產的辣蘿卜,下面詳細介紹具體要點。
2025-09-19 -
長豆角最晚幾月份種
長豆角(豇豆)生長周期短、適應性強,從春到秋可多季種植,不少種植戶想通過晚播延長收獲期,卻擔心播種太晚,低溫霜凍會影響結莢。其實長豆角最晚種植時間并非固定,核心是保證播種后有90-100天的適宜生長期(溫度15-30℃),需結合地域氣候、品種特性調整,下面詳細說明不同地區(qū)的最晚播種時間及注意事項。
2025-09-19 -
養(yǎng)雞最快的方法增肥
無論養(yǎng)殖肉雞還是土雞,增肥速度直接影響出欄時間與養(yǎng)殖收益。不少養(yǎng)殖戶為追求“快”,盲目增加飼料量或使用添加劑,反而引發(fā)雞群消化問題、肉質變差。其實科學增肥需兼顧“營養(yǎng)均衡、環(huán)境適配、健康管理”,掌握正確方法既能加快增肥速度,又能保證雞群健康,下面詳細介紹養(yǎng)雞最快增肥的實用技巧。
2025-09-17 -
酸棗的種植技術及畝效益
酸棗是耐貧瘠、抗逆性強的經濟果樹,其果實可加工成酸棗仁、酸棗糕、酸棗汁等產品,市場需求穩(wěn)定,且適合在我國北方山區(qū)、丘陵等邊際地塊種植,不與糧食作物爭地。但不少農戶因缺乏科學種植技術,導致酸棗產量低、效益差。下面詳細介紹酸棗的種植技術要點,并分析畝效益構成,為種植者提供參考。
2025-09-17 -
廣東種植什么農作物
廣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,全年溫暖多雨、光照充足,且平原、丘陵、山地地形交錯,適配多種農作物生長。無論是傳統(tǒng)糧食作物,還是經濟作物、果蔬,都能在廣東找到適宜的種植區(qū)域。但很多人對廣東不同季節(jié)、不同區(qū)域的適配作物不了解,下面按作物類型分類,介紹廣東常見且易種植的農作物,為種植選擇提供參考。
2025-09-17 -
三文魚可以淡水養(yǎng)殖嗎
三文魚(通常指大西洋鮭)是知名的冷水性魚類,以往多依賴海水養(yǎng)殖或進口,讓不少內陸地區(qū)想發(fā)展三文魚養(yǎng)殖的人望而卻步。隨著養(yǎng)殖技術發(fā)展,“三文魚能否淡水養(yǎng)殖”逐漸成為熱門問題——有人擔心淡水環(huán)境不符合三文魚習性,也有人好奇淡水養(yǎng)殖的三文魚品質是否達標。其實部分三文魚品種或經馴化后,可實現(xiàn)淡水養(yǎng)殖,關鍵在于品種選擇與技術管控,下面詳細說明。
2025-09-17